中国音乐养生
养生是对生命的养护,中国的养生历史源远流长,已经形成文化。养生的内容实在太广泛了,仅就中医来说,就有内服药物、药膳、外用药物、面膜、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音乐是养生方法的一种,如果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养生效果。平衡自然养护体系综合应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食疗),就可以起到综合效果。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已有很早的文字记载了。中医学比较重视音乐医疗和康复养生,并强调人体形与神的统一。中医认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于是在《内经·素问》中便记述了“宫、商、角、徵、羽”这五种不同的音阶,并进一步将它落实到五脏,就出现了“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肾在音为羽”。
什么是“乐”?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河海,岁有万物成熟。凡自然界中事物的一切差异与和谐,皆可称做“乐”。而“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音之前必有声,一切物体,如山间潺潺流水,产生声,声与声相感应,产生了有规律的变化时,就会出音。音与音的和谐相配,发出乐耳的声音既音乐。古人认为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正心。由于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心肝五脏的气质气机上的差异,就造成了对音乐的感受上的不同。中国音乐的五声来源于五度相生,古人认为五音是正音,因为它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人有五宫,五脏,五指,这与五音组成的五声音阶,也是非常和谐的。音乐是调和性情不可缺少的。鼓的声浑厚高亢;钟的声音,充实有力;磬的声音,清脆明亮;埙,竽,笙的声音,沉稳缓和;管的声音,急昂粗狂;瑟的声音,轻快温良;琴的声音,温柔优美……在诸多乐器中,鼓如同天,埙如同地,磬同如水。
中国音乐养生发展史
音乐发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由于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因此,上古时代的人类最先接受的娱乐内容必然是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以及风涛倾耳、瀑布欢腾、潺潺泉水、虎啸猿啼、空山鸟语、蝉鸣蛙噪等优美的天然乐章,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自然音乐了。人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心必然要与大自然的天然乐章相协调,如此天长日久地闻听自然音乐之美,就能使他们的心境自然而然地处在良好的状态之中。自然音乐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就指上面所言。古代帝王为了遣怀畅志,常以宫廷音乐来消除政务烦恼或康复情志疾病。金代医家张从正认为音乐是一味很好的良药,对于情志、精神郁闷不舒所引起的疾病,只要不断给予“笙笛”一类的音乐“良药”,就能治愈。这说明音乐不仅能改善外部环境的美好气氛,也能调节人体的内心世界。
在古代,通过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人们就知道音乐对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古籍《礼记》中提到“乐者心之动“, “乐者德之华”,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在《乐记》中非常精辟地论述了音乐对人的情感、心理的影响。《管子·内业篇》中更明确提出“止怒莫如诗,去忧莫如乐”,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云: “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清代名医吴尚先说:“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药者”。因此,正确运用音乐对人情感的影响,可起到怡情悦性,祛病健身的效果。
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内经灵枢邪客篇》里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认为: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于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商为金音通于肺,羽为水音通于肾。于是便沟通了五音、五脏和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的内在联系。五音各有其功效。提出了“五音疗疾”。根据五行制化原则.宫商角徵羽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关系,利用这种生克关系就可以很好地调节情绪,愉悦性情,治病延年。就已探讨了音乐与人体生理、病理、养生益寿及防病治病的关系。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旌,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性。”(《礼记.乐记.乐本》)它的意思是说:所有的声音都是从人的心中产生出来的。人心的活动,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波动,便表现为“声”(乐音);各种“声”互相应和,就发生变化,变化而形成一定的组织,称之为“音”(曲调);用乐器把音演奏出来,配合上舞蹈,就成为“乐”。乐是由音发展而来的,他的根源是在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音乐的语言习惯也与人的语言习惯相同,比起语言来,却更简单,悠美,但情绪的表达与长短,强弱的节奏是一致的.音乐可以医治人的身心,使人经过心气的调节,情致的顺畅变成健康者;反之,也可以使人因感官受刺激而变得激动、粗暴。古人说哀而不伤,是说人和情绪都不能过头。“伤”既伤气、伤心、伤神、就会产生危害
BALANCE CARE 平衡族·智慧养生
2018©Copy Right 深圳平衡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2015-2018 保留一切权利 Email:service@balance-care.cn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粤ICP备20180324115-2号
未经平衡族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个人或媒体不得对本站文章及个人信息资料非法予以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否则中心将依法追究违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