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外部进入人体的物质,无论是食物还是水分,都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被选择性吸收其有益成分,同时排除无用或有害物质。
那么,在中医香疗里,精油在人体经历了怎样的旅程,是如何被身体吸收和排出呢?一起来看看吧~
经鼻途径
·芳香类中药经鼻途径用药的传统认识
芳香中药经鼻途径治疗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以鼻腔作为用药或刺激部位,通过不同方式将中草药或其制剂纳入鼻中,从而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以达到通关治疗脑部急症的作用。传统中医纳鼻法归纳为探、滴、灌、搐、嗅、熏、塞、涂八大类。嗅鼻法是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鼻疗法,主要针对气味芳香性的药物,作用温和,常用于慢性病及小儿病的治疗。
·芳香精油经鼻途径的现代认识
鼻腔被鼻中隔分成左右两侧,每侧鼻腔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包括3个区域:鼻前庭、呼吸区和嗅区。其中,鼻前庭基本没有吸收功能;精油可通过嗅区进入脑脊液,从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如果想用精油来改善情绪,嗅吸是直接、快速的方式;呼吸区是鼻腔中最大的部分,其黏膜富含毛细血管,精油由此吸收可进入体循环。
精油经鼻吸收的优势
鼻腔血管丰富,血流量大,吸收迅速;避免胃肠道吸收的首过效应;避免胃潴留和呕吐的影响;可使精油经嗅区通路直接递送至脑;与胃肠道或肺途径相比,精油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经皮途径
·芳香类中药经皮途径用药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皮肤中的皮、毛、玄府三种组织及其功能各有所指。皮即是被覆于体表的皮肤;毛则指附于皮肤的发须、毫毛等;玄府就是俗称的“汗孔”。毛与玄府既要附于皮上,又要依赖皮的滋养而生存,三者密不可分,因此将三者统称为皮肤。中药经皮给药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芳香类中药经皮给药有其独特的用药理论和方法,包括贴、敷、涂、洗、浴、淋、熏、熨等。
·芳香类精油经皮途径的现代认识
皮肤是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3部分组成,此外还有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中表皮层又是由角质层和活性表皮层组成。
精油经皮肤给药吸收的过程:首先精油通过表皮层经真皮进入皮下组织,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有些精油可以通过皮肤附属器直接进入皮下组织,进入体循环。精油经皮渗透的主要屏障来自角质层。
经皮途径的优势
经皮给药可使精油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胃肠道酶和菌群的作用,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可预期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且具有提高疗效、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给药次数等优点。
·穴位给药对透皮吸收的影响
经络穴位的经皮给药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通过人体体表穴位吸收精油,再通过经络的运行使相关脏腑得到比一般口服时更好的药效,并在药物与经络效应的双重作用下起到调节脏腑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研究表明,以经络和穴位为载体和通道有别于血管和血液,它将精油直接作用于相关脏腑的能力,不像血管和血液将药物广泛分布到全身。穴位经络给药可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在局部产生精油浓度的相对优势,并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全身治疗作用。
BALANCE CARE 平衡族·智慧养生
2018©Copy Right 深圳平衡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2015-2018 保留一切权利 Email:service@balance-care.cn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粤ICP备20180324115-2号
未经平衡族明确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个人或媒体不得对本站文章及个人信息资料非法予以复制、转载、链接和传播,否则中心将依法追究违者的法律责任!